概要

-歷史-

最近更新:2008.6.18

 最早的Donkey Kong於1981年在大型電玩登場,創造者是任天堂公司的宮本茂。他本來想做個大力水手的遊戲但拿到不到製作權,就改成用原創的角色,內容同樣是一個矮小的主角對抗高大的敵人,那個主角是後來的瑪琍歐,敵人就是一隻大猩猩,他打算把大猩猩命名為?? Kong。宮本把大猩猩設定為愚蠢的角色,他在英日字典查到donkey(驢)有愚蠢的意思,就把牠命名為Donkey Kong,美國人說:「這個名字不好,donkey根本沒有愚蠢的意思。」但是宮本還是用了。一直到1994年Gameboy的Donkey Kong 94'宮本茂都有參與製作。

 再來看看遠在英國的RARE公司。RARE在一個叫做Twycross的村子裡,周圍是田舍和牧場。他們除了創作遊戲,也玩過許多日本的遊戲,其中他們最敬佩任天堂和宮本茂,很想去任天堂學習。RARE在 開發SFC遊戲時遇到一些技術問題,所以他們在SFC的前三年只出了Battletoads一個遊戲。後來他們找到一個方法把工作站的高品質影像轉換成可在SFC使用,於是他們跟日本任天堂商量一個計劃:發展新的Donkey Kong遊戲。

 RARE的社長說:「你們花了很多心力在瑪琍歐和薩爾達上面,所以不能發展大金剛嗎?那就讓我們來做吧。」宮本茂回答:「只要做出好作品就可以。」在第 一作「超級大金剛」裡,RARE的CG技術將角色們表現得栩栩如生,宮本發現RARE是個有自己的開發工具,有高技術的集團,就放心地讓他們繼續做。Donkey Kong的外形有些是宮本的提議,像是頭髮、領帶、還有眼睛周圍的黑色。RARE之後研究任天堂的遊戲,做出一些任天堂風格的作品。後來大金剛也出了動畫和卡片遊戲。而RARE和任天堂開始有了合作關係,任天堂把一些RARE的遊戲引進日本。

 在2002年9月24日,RARE公司完成了Starfox Adventure後離開任天堂,被Microsoft收購,大金剛系列的版權回歸任天堂,這使得一些已經公佈的大金剛遊戲取消了,任天堂要花一段時間重新做遊戲,所以超級大金剛GBC版和GBA版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出新作。「Donkey Kong Country」GBA移植版因為有RARE的人參與製作,所以遊戲中有RARE的mark。

 之後任天堂先跟Namco合作「大金剛康加鼓」,而自己開發新的大金剛動作遊戲,之後的動作遊戲以獨特操作性為賣點(見下面簡介)。另外因為版權回歸的關係,大金剛在其出道作品--瑪琍歐系列的出場增加了,Diddy、Funky等角色陸續在對戰類瑪琍歐遊戲登場。


宮本茂(Miyamoto Shigeru)(攝於1999年)

RARE Ltd.

初代大金剛(FC版)

-簡介-

 畫面和音樂是RARE的專長,大金剛系列一向都有很棒的畫面或音樂(除了Gameboy因為主機性能的關係),表現出叢林、洞窟等等的氣氛,讓人感覺身歷其境。動作類遊戲的風格緊張、快速(迪迪金剛賽車也是),要玩得好需要速度和反應力,而「大金剛64」變了很多,只有小遊戲和打王的時候比較像之前的大金剛。

 RARE離開後的動作遊戲都是以獨特操作性為主,「大金剛叢林節奏」用康加鼓操作,「搖擺金剛」用L、R鈕分別控制Donkey的左、右手。由於是少見的操作方式,要花一段時間才能習慣。

 非動作類在RARE的時代只有「迪迪金剛賽車」一個,RARE離開後任天堂和Namco順著「大金剛64裡Donkey的樂器是鼓」這一點做出「大金剛康加鼓」,在音樂遊戲中算是簡單易上手的。

 因為是英國的公司做的,畫風和對話帶有歐美風格,RARE離開後的作品就比較沒有這個特性。

-周邊產品-

周邊產品(任天堂) 卡片遊戲(任天堂)